巴黎奥运会男篮最终巡礼:美国队并不完美,但足够鹤立鸡群
今日美国男篮离开集训地伦敦,前往法国,正式开始出战巴黎奥运会。
热身赛五战全胜,并没有培育出外界对他们的信心,尤其最后两战对南苏丹和德国,要不是靠快40岁的詹姆斯,可能都要翻船。
在最新的奥运12强排名中,南苏丹在最末、德国仅次于美国排第二。一头一尾之间,看上去不知道还夹着多少暗流险滩。
但看过这些年所谓梦之队的都知道,其实除了2016年的里约,他们每次夺冠都不容易。

2000年悉尼奥运会半决赛惊险淘汰立陶宛,雅斯科维休斯最后三分不中让他们85-83逃出生天。
04年雅典不提,那是他们21世纪唯一一次丢掉奥运会金牌。
08、12虽然有科比、勒布朗“帝国双璧”压阵,后面还加上了fiba大杀器杜兰特,但两次决赛遇到黄金一代的西班牙,都打到了第四节才稳住局面。
21年东京奥运会,则完全是杜兰特孤胆英雄式的演出,也正是奠定了他美国男篮金牌王、得分王、fiba第一人的地位。
反倒是里约奥运会容易被人忽略,那一年他们赢得过于轻松,主要原因还是对手们都处于调整期。
西班牙、阿根廷等老对手的巅峰期已过,塞尔维亚、法国、立陶宛们还未成气候。而美国队这边杜兰特、安东尼领衔,再配上刚刚冒头的欧文、克莱、考辛斯们,八场全胜的同时场均净胜对手22.5分。
决赛96-66大胜约基奇初出茅庐的塞尔维亚,这已经算是他们最轻松的奥运金牌之旅了。
今年在组队之初,其实没有人怀疑过这支球队。
勒布朗、库里、杜兰特将之视为最后的谢幕演出,中生代的浓眉、莱昂纳德、阿德巴约也积极响应,年轻一代的塔图姆、爱德华兹、布克、哈利伯顿们也将之视为无上荣耀。
再加上又挖来了近年来在nba大杀四方的恩比德,削弱东道主法国的同时又再次提升了自己。
所谓的篮球王国,所谓的精英尽出,莫过于此了。
但随着时间的退役,莱昂纳德因伤退出、杜兰特也是久久未登场让他们本来平坦的征途多了一些波折。也在之后的热身赛里暴露出了问题。
五场热身赛,虽然对手强劲、也顺利全部拿下了最后的胜利,但似乎更多地是给周围的对手找到了信心,而让梦之队多了一丝危险。
这其中最大的隐患,大概是主教练科尔。
熟悉勇士的人都知道,科尔是一个表面上的好好先生,但内在是一个极为坚持自己篮球理念的“硬骨头”。
28圈平台在勇士这些年,不论高峰还是低谷,很少会选择妥协和低头,唯一能让他破例的大概就是18-19赛季的杜兰特。
既然库里在列,那自然更要坚持他在勇士的赢球之道了。
于是五场热身赛我们看到,库里、勒布朗、恩比德三人的首发位置稳如泰山。
库里是科尔的战术锚点,勒布朗无论能力、地位都不可能替补(不然老头根本不会过来),恩比德肯定也是得到过相关承诺才愿意披上星条旗。
而其他人的使用就颇有意味了。
在二号位位置,他反复试验了布克和爱德华兹,两人都进过首发阵容,但最终布克凭借更优质的投射很有可能占据一个首发位置,同时五场热身赛他的正负值全队最高(+50)。
08年的迈克尔·里德、12-16两年的阿杜-甜瓜、21年的布克和利拉德,美国队还是习惯带一门超级大炮。
最后一个位置现在看来,在杜兰特无法及时伤愈的情况下,很可能属于霍勒迪。
很多人可能忘了,上一届奥运会虽然杜兰特天神下凡,但要评选球队“二号功臣”,绝对非朱哥莫属。
他强壮的身体和出色的对抗,以及被低估的关键球能力和球商,给那一届美国队提供了重要的持球保障。
在跟nba玩法大相径庭的fiba,霍勒迪就是比利拉德、拉文、布克、塔图姆这些明星外线好使。
看出问题了没有?没错,又是科尔的“挚爱”三后卫,他对于进攻端持球质量的追求近乎潜质
但这套阵容里,詹库年龄太大很难在防守端指望,布克和大帝在nba也是习惯了疯狂得分、队友兜底的主,这套阵容中不仅外线身高不足,而且真正能防的只有34岁的朱哥霍勒迪。
而替补阵容则是另一个极端。
浓眉+阿德巴约两位DPOY级别的内线联手,让美国队在轮换阶段的防守会强度陡升,而塔图姆+爱德华兹(布克)两位如今联盟中攻击手其实都不以串联进攻为长,再加上德里克·怀归队后,科尔暂时废掉了队内唯一的纯控卫哈利伯顿(防守确实不行)。
于是美国的轮换阵容,就是集结了球队几乎最优质的防守资源,但缺一个牵绳子的。
所以目前美国队的首发/替补轮换:
首发组:詹姆斯-库里-霍勒迪-布克-恩比德
替补组:怀特-爱德华兹-塔图姆-浓眉-阿德巴约
首发组的组织属性溢出(詹姆斯+库里),但外线体型不足,所以在面对南苏丹、澳大利亚、德国这样强对抗的球队时占不到多少便宜。
而恩比德的蹲坑防守已经连续被澳大利亚、南苏丹和德国抓住过漏洞,不断针对他布置外围投射。
替补组更接近传统的梦之队,以防守立足抓攻守转换,可一旦落了阵地,办法也不多。
爱德华兹和塔图姆两个进攻点,都没有达到当年科比、勒布朗、杜兰特的把握性。
于是在最近的热身赛中,我们都能看到美国队主力和替补之间泾渭分明、落差感极为明显的比赛表现。
除了库里一波流带走塞尔维亚外,对澳大利亚替补组从最多领先20+被追到五分以内,但是在面对德国时第四节又可以强势地回击9-0。
主力组同样被南苏丹上半场射爆,但第三节末段又可以回一个16-0。
两套阵容都有高光时刻,也都有狼狈记忆,在科尔的轮换试阵中,也许他也没有把我找到一把“万能钥匙”。
在理想状态下,如果杜兰特不回归,那么在詹库周围,最好是各找一个保镖(霍勒迪/浓眉),再根据对手的情况,在布克/爱德华兹/塔图姆中间选择一个对位最优解。
而杜兰特一旦回归,在具备比赛能力的情况下,詹杜库首发,再配一个能够兜底防守的蓝领内线(无疑是浓眉),再增添一个能够积极防守、游荡补位的点(霍勒迪/塔图姆)。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美国这套“老中青”三代同堂的超级阵容。
当然说到底,还是我们对这样一支梦之队太苛刻了,
如果以审视他们的标准去看奥运会上的其他球队,那更是没法看。
澳大利亚云集了亚历山大、贾马尔·穆雷、巴雷特这样的明星外线,但内线是奥利尼克和鲍威尔,说真的美国就是靠阿德巴约都能把他们生吞活剥。
这支加拿大,其实很像fiba版本的雷霆。
去年拿下亚军的塞尔维亚终于迎回了约老师,但问题是他们的前场缺少一个给约基奇“挡刀”的阿隆·戈登,其实无论是佩特鲁舍夫还是杜布里奇,都无法提供稳定的护筐。
而我们都知道,防守大概是约基奇身上唯一的弱环了。
法国拥有戈贝尔和文班亚马的超级双塔,但外线还在依靠加起来超过70岁的巴图姆和富尼耶。
同样的问题也在澳大利亚身上,他们同样能摆一套nba级别的首发,但核心还是36岁的帕蒂·米尔斯,如果他们真的把重担压在约什·吉迪身上,大概对手们做梦都会笑醒。
唯一真正看上去能给美国队带来麻烦的还是德国。
但他们的核心轮换实在太短,施罗德、瓦格纳兄弟、泰斯组成的nba军团再加上奥布斯特和沃格特曼一内一外两员悍将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底。
除非奥运会正赛上,他们能打出比世界杯上更出色的表现和更滚烫的手感,否则面对人多势众的“真梦之队”很有可能面临体力耗尽,双拳难敌四手的窘境。
说到底,08、12的西班牙,最后功败垂成,就是因为他们只有加索尔和纳瓦罗两个核心点,恨不能打40分钟。
很多人忽略了一个问题,
在大肆唱衰美国后继无人的时候,如今fiba世界也迎来了“后卫荒”。
世界强队里,希腊、澳大利亚、法国还都在依赖老头。
加拿大的后卫都是nba制造、西班牙如今正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甚至外线还得留着39岁的鲁迪·费尔南德斯。
真正无后卫烦恼的其实只有德国,他们去年能赢得世界杯也是依靠施罗德的出色发挥。
他是如今fiba世界真正的“第一控卫”。
那么这次奥运会上的小黑,能放翻他在湖人的两位大哥吗?